人工晶体种类
发布时间:2014-03-27 00:00
本文来源: 本站
分享到:
人工晶体的发明使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人工晶体按其材料可分为:
1、硬性人工晶体:为第一代人工晶体, 需较大切口植入眼内,约5.6mm—6mm,术后散光大、切口相对较大、恢复慢;现在贫困白内障人群选择此类人工晶体。
2、软性折叠人工晶体:软性折叠人工晶体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出现,使白内障手术切口明显减小,约1.8mm—3.2mm,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使白内障手术趋于完美,适合普通白内障人群选择。
3、肝素处理晶体: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晶体引起的反应,特别适用人群:如糖尿病、葡萄膜炎、外伤等引起的白内障。
4、预装式折叠晶体:可通过超微切口(1.8mm-2.8mm)植人,减少眼内炎发生率。
5、非球面人工晶体:减少球面像差,提高对比敏感度,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看得更舒适,提高视觉效果,更适合在暗光和夜间工作的人群选择,如司机等职业。
6、衍射性和折射性多焦点人工晶体:一般的人工晶体没有调节功能因而在白内障手术以后看远清楚的同时看近就要配戴老花镜。为了解决白内障术后远近视力不能兼顾的问题,科学家们潜心研究了一种新型衍射多焦散光晶状体,它采用了衍射原理进行多焦设计,不仅带给患者清晰的远视力,同时,看近好像戴了大约3D的老花镜(俗语说300度),尽可能兼顾看远、看近。适合中老年人 群、而眼底无病变的白内障人群选择。
7、散光性非球面人工晶体:适应等于或大于100度散光的白内障人群,提高视觉质量。
8、带散光多焦衍射人工晶状体:适应以上第“6”和等于大于100度散光的白内障中老年人群,而眼底无病变者。
9、可调节人工晶体:成像清晰,视近、视远效果佳,适合白内障术后要求高,提高视觉质量者。
10、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简称ICL、 TICL),适合不愿戴眼镜者,又不适合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青壮年人群选择。
11、悬吊式人工晶体:适合晶体脱位患者选择。
12、虹膜隔型人工晶状体:适合虹膜部分或全缺损的白内障患者选择。
可根据不同病情和经济能力选择以上人工晶状体植入;如选择以上第4、5、6、7、8种不同类型属高端的人工晶状体,可通过超微切口植入,约2.2mm—2.8mm,术后散光更小, 视力恢复更快,视觉质量更好,但费用较高。
1、硬性人工晶体:为第一代人工晶体, 需较大切口植入眼内,约5.6mm—6mm,术后散光大、切口相对较大、恢复慢;现在贫困白内障人群选择此类人工晶体。
2、软性折叠人工晶体:软性折叠人工晶体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出现,使白内障手术切口明显减小,约1.8mm—3.2mm,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使白内障手术趋于完美,适合普通白内障人群选择。
3、肝素处理晶体: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晶体引起的反应,特别适用人群:如糖尿病、葡萄膜炎、外伤等引起的白内障。
4、预装式折叠晶体:可通过超微切口(1.8mm-2.8mm)植人,减少眼内炎发生率。
5、非球面人工晶体:减少球面像差,提高对比敏感度,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看得更舒适,提高视觉效果,更适合在暗光和夜间工作的人群选择,如司机等职业。
6、衍射性和折射性多焦点人工晶体:一般的人工晶体没有调节功能因而在白内障手术以后看远清楚的同时看近就要配戴老花镜。为了解决白内障术后远近视力不能兼顾的问题,科学家们潜心研究了一种新型衍射多焦散光晶状体,它采用了衍射原理进行多焦设计,不仅带给患者清晰的远视力,同时,看近好像戴了大约3D的老花镜(俗语说300度),尽可能兼顾看远、看近。适合中老年人 群、而眼底无病变的白内障人群选择。
7、散光性非球面人工晶体:适应等于或大于100度散光的白内障人群,提高视觉质量。
8、带散光多焦衍射人工晶状体:适应以上第“6”和等于大于100度散光的白内障中老年人群,而眼底无病变者。
9、可调节人工晶体:成像清晰,视近、视远效果佳,适合白内障术后要求高,提高视觉质量者。
10、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简称ICL、 TICL),适合不愿戴眼镜者,又不适合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青壮年人群选择。
11、悬吊式人工晶体:适合晶体脱位患者选择。
12、虹膜隔型人工晶状体:适合虹膜部分或全缺损的白内障患者选择。
可根据不同病情和经济能力选择以上人工晶状体植入;如选择以上第4、5、6、7、8种不同类型属高端的人工晶状体,可通过超微切口植入,约2.2mm—2.8mm,术后散光更小, 视力恢复更快,视觉质量更好,但费用较高。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